学院简介

学院简介

作者:  时间:2025年05月10日 10:36   点击数:


  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始于1981年创建的中西医结合学科,1986年获批中西医结合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03年成立中西医结合系并获批中西医结合临床博士学位授权点,2004年正式升格为中西医结合学院,加挂中西医结合研究所,院所合一。

学院下设3个行政科室,7个教研室及1个中西医结合一体化实训中心,1个基础理论研究室,3个省部级实验平台:中西医结合心脑疾病防治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心脑疾病精准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分子病理三级实验室。拥有中西医结合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中西医结合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构建了集本科、硕士、博士和博士后于一体的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体系。

一、砥砺三十载,敢为人先铸辉煌

  我校自1993年开设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开创了中西医结合本科教育先河。2000年增设七年制本硕连读专业,先后于2008年和2009年被批准为湖南省和教育部特色专业,2019年成为湖南省和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020年开始招收中医学八年制本硕连读生(5+3一体化,卓越中西班),2022年牵头成立教育部首个国家级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虚拟教研室。2024年开设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定向班与九年制本博连读(5加4一体化拔尖班),并成为全国首家通过教育部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试点认证的中医药院校。

通过30年的办学,创立了“一体两翼(两个基础,一

个临床)”的中西医结合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了中西医临床一体化的本科教育模式。师资力量雄厚,学科平台齐全,学生规模大,培养质量优。培养了28届共6066名毕业生,现有在校本科生1897人,硕士研究生90人,博士研究生111人,成为国内重要的中西医结合专业人才培养基地。

二、矢志创新,砥砺前行,卓越教学与科研

  (一)创新引领,质量为本

在创新与发展的道路上,中西医结合学院矢志不渝,以卓越的教学质量和深入的教学改革,2019年以来,我院教职员工主持省部级教改项目50余项,获得了16项省级教学成果奖。主编国家“十四五”规划教材7部。

  (二)汇聚英才,共筑科研高地

学院现有博士生导师33人(含外聘),硕士生导师41人(含外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科学创新群体、高校科研创新团队3个、拥有青年岐黄学者、芙蓉学者、湖南省科技领军人才、湖南省杰青等省部级人才15人次。依托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等6个省部级研究平台,聚焦中西医结合防治疑难疾病。

  (三)科研兴院,成果斐然

近年来,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5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65项等,总经费3900余万元。在国内外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734篇。授权发明专利71项,获各级科技成果奖76项,出版学术专著88部。

三、行业标准引领,服务社会需求

  学院引领制定中西医临床医学行业标准,包括专业目录、质量标准及认证体系。作为高校智库,为中西医结合事业献策,参与《中国中医药法》起草,并承担政策与标准制定。2017至2019年间,参与国家政策框架制定,牵头《中西医结合医院管理办法》及专业认证与建设标准的修订,规范教育体系。2023至2024年间,何清湖教授提交《关于启动我国高等教育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认证的提案》《关于开办中西医结合全科医学本科教育的提案》《关于中西医结合学科分化的提案》,张涤教授提交《关于开展“九年制中西医结合教育”的提案》等,推动中西医结合专业认证与人才培养。自2012年起,开展40余期“西学中”培训班,培训2000余人,服务社会需求。

四、立德树人,以赛促学,育人成果与展望

  提升学生的文化和专业自信,推动中医药的传承与创新,连续多年举办中西医学知识竞赛、微课堂大赛,以赛促学,以学督行,感大医精诚,立大医之志。我院学生获全国中西医结合临床能力大赛团体一等奖,挑战杯国家级奖项6项、省级18项,生命科学、英语竞赛一等奖各3项、5项,其他学科类竞赛奖25项,红色旅游创意策划大赛华中赛区一、二等奖。实践教育,履践致远,开展实践教育和红色观影活动,与高校交流学习,青年志愿者团和知行医学社定期在社区进行志愿服务和义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