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教授

邓常清 教授、博士生导师

作者:  时间:2016年04月05日 19:05   点击数:

邓常清教授、博士生导师

基本情况

邓常清,男,1963年2月生,汉族,湖南衡阳人,中共党员,医学博士,博士后。现任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医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西医结合学科带头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和湖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兼任湖南省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学会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南省病理生理学会副理事长、湖南省病理生理学会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研院所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等职。先后确定为湖南省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湖南省高层次卫生人才“225”工程(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湖南省高校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等。

学科和专业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及血栓与止血的研究;

中药和复方药效物质及其配伍原理和药效机制的研究。

主讲课程:《医学科研方法》(硕、博士研究生)

《临床生理学》(硕、博士研究生)

《中西医结合研究思路与方法》(硕、博士研究生)

学术特长:

从事血栓与止血及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西医结合防治研究。近年来提出了基于中药药效的中药复方有效组分及其配伍组方的研究思路,以中医名方补阳还五汤为重点,系统地研究了该方心脑血管效应的主要有效组分及其配伍组方的作用,初步揭示了该方心脑血管效应主要有效组分的作用及其配伍组方规律。

提出了基于中医方剂配伍理论和药理机制的中药有效组分配伍研究思路,主要研究了具有抗脑缺血作用的中药有效组分黄芪总苷和三七总皂苷的配伍及其作用机制。该思路突破了传统中药饮片配伍的研究模式,在传统中医方剂配伍理论指导下,研究中药有效组分的配伍规律,为研制成分基本清楚、针对性强、质量可控、机制明确、高效低毒的新型中药有效组分配伍复方制剂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参考模式。

新近基于中医气血相关理论,开展了中药黄芪和当归配伍抑制血管老化和抗血管增殖性病变的作用,初步阐明了黄芪和当归配伍作用的药效物质和作用机制。

长期从事医学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参与构建了中西医结合临床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该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得到全国中西医结合教育界的认可,在全国十多所高等医学院校被广泛实践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主要学术成就

主要科学研究经历:

主持国家、部省级和厅局级科研项目三十余项。主要项目如下:

1. 补阳还五汤对血管内皮细胞抗血栓功能影响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386618)。1987年1月-1989年12月。

2. 益气活血法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理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9170930)。1992年1月-1994年12月。

3. 补阳还五汤各有效部位抗脑缺血后DND的配伍及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9770893)。1998年1月-2000年12月。

4. 由补阳还五汤提取的两类有效部位抗缺血性脑损伤机理的研究。教育部高等学校跨世纪学术与技术带头人资助计划项目。2000年1月-2002年12月。

5. 补阳还五汤有效部位对脑缺血后脑内IL-1系统的作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171132)。2002年1月-2004年12月。

6. 补阳还五汤有效部位抗动脉血栓形成及机理研究。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204100)。2005年1月-2007年12月。

7. 补阳还五汤有效部位对VSMC增殖的作用及细胞周期和信号调控机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572301)。2006年1月-2008年12月。

8.补阳还五汤两类有效组分配伍抗VSMC增殖作用及入血成分分析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072750)。2011年1月-2013年12月。

9. 基于中药成分配伍模式的抗脑缺血成分复方的研究。教育部高校博士点基金项目(20104323110001)。2011年1月-2013年12月。

10. 基于方剂配伍和药理机制的抗脑缺血中药有效成分配伍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102557)。2012年1月-2014年12月。

11.基于中药“谱效关系”的黄芪-当归配伍多效性(补血和活血)作用的研究。国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473581)。2015年1月-2018年12月。

10.基于神经血管单元的冰片促进黄芪甲苷和三七总皂苷配伍抗脑缺血作用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573875)。2016年1月-2019年12月。

11. 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脑疾病的相关基础研究。湖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项目。2012年6月-2015年6月。

12.基于气血相关理论的黄芪-当归配伍改善病理性血管重构及细胞机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874406)。2019年1月-2022年12月。

主要成果:

曾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7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国家级学会人才类奖1项,省级人才类奖2项,省级其它荣誉称号3项。主要成果如下:

1.脑梗死血瘀证病理实质及中医药防治的实证研究与应用。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18年5月。

2.基于中药组分配伍模式的抗脑缺血组分中药研究及转化应用。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20年4月。

3.补阳还五汤主要有效组分心脑血管作用的研究。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13年1月。

4.三七总皂苷抗血管内膜增生和脑保护作用的研究。湖南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2016年2月。

5.补阳还五汤有效部位及其组方抗缺血性脑损伤作用及机制的研究。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2007年10月。

6.牛角地黄冲剂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00年11月。

7.血管性痴呆瘀阻脑络证机理及活血通络法为主干预作用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04年10月。

8.构建中西医结合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中西医结合创新性人才。湖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三等奖。2009年4月。

9.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二届中西医结合贡献奖。2011年11月。

10.“湖南省优秀博士后”称号。2004年4月。

主要学术专著:

1.中西医结合生理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副主编,2010年

2.临床血栓病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编委,2014年

3.中药药理与临床研究进展,人民卫生出版社,编委,2010年

4.血栓与止血基础理论与临床,上海科技出版社,编委,2003年

5.血栓病学,科学出版社,编委,1999年

主要学术论文:

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共发表论文200多篇。主要学术论文如下:

1.Inhibition of aortic intimal hyperplasia and cell cycle protein and extracellularmatrix protein expressions by BuYang HuanWu Decoction.Journal ofEthnopharmacology,2009,125 (3):423–435.

2.Total saponins ofPanax Notoginsengmodulate the expression of caspases and attenuate apoptosis in rats following focal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2009,121:412–418.

3.Effect of total saponins of ‘panax notoginseng root’ on aortic intimal hyperplasia and the expressions of cell cycle protein and extracellular matrix in rats.Phytomedicine, 2010,17:233–240.

4.The effects of BuYang HuanWu Decoction and its effective components onproliferation-related factors and ERK1/2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 in cultured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2011,135(1):7–14.

5.Effects and mechanisms of totalPanax notoginsengsaponins on proliferation of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with plasma pharmacology method.Journal of Pharmacy and Pharmacology, 2012,64:139-145.

6.Effects of Astragaloside IV combined with the activecomponents of Panax notoginseng on oxidative stressinjury and nuclear factor‑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2/heme oxygenase‑1 signaling pathway after cerebralischemia‑reperfusion in mice.Pharmacognosy Magazine,2014,10(40):402-09.

7.Effects of the Combination of the Main Active Components of Astragalus and Panax notoginseng on Inflammation and Apoptosis of Nerve Cell after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2015,43(7):1419-38.

8.Combination of Total Astragalus Extract and Total 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s Strengthened the Protective Effects on Brain Damage through Improving Energy Metabolism and Inhibiting Apoptosis after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 Mice.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2015:1-8.

9.Effects of the main active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f Astragalus and Panax notoginseng on energy metabolism in brain tissues after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 mice.Pharmacognosy Magazine,2015,11(44):732-39.

10.Effects of the main active component combinationbetween Astragalus and Panax notoginseng oninflammation and apoptosis of nerve cell after cerebralischemia-reperfusion.Thrombosis and Haemostasis,2015,13 (Suppl2):696–697.

11.Synergism and mechanism of Astragaloside IV combined withGinsenoside Rg1 against autophagic injury of PC12 cells induced byoxygen glucose deprivation/reoxygenation.Biomedicine & Pharmacotherapy,2017,89:124-134.

12.Effects of Astragalus Combined with Angelica on Bone MarrowHematopoiesis Suppression Induced by Cyclophosphamide in Mice.Biol Pharm Bull,2017,40(5):598-609.

13.Neuroprotective effect of glycosides in Buyang Huanwu Decoction on pyroptosis following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n rats.J Ethnopharmacol,2019,242:112051.

14.Five Active Components Compatibility of Astragali Radix and Angelicae Sinensis Radix Protect Hematopoietic Function Against Cyclophosphamide-Induced Injury in Mice and t-BHP-Induced Injury in HSCs.Front Pharmacol,2019,10:936.

15.Detoxification and activating blood circulation decoction reduces restenosis involving the TLR4/NF-κB pathway after balloon injury.Prostaglandins Other Lipid Mediat,2019,140:1-8.